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 A.利用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F1,取其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目的植株 |
|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
|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 CO2变化量 [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
|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
|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
|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S1+S3可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
| B.S2+S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
| C.若植株缺Mg,则B点右移,D点右移 |
| D.S2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量 |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剂颜色可能变白的原因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H]有关
B.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hB最高
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hB>hA
D.A、B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样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相关 |
|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在一定范围内,v与底物浓度呈正相关 |
|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
|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
|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
|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
|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