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反应能量变化如右下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向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性:Zn2+>Cu2+>Fe3+>Ag+ |
B.Fe3+的氧化性大于Cu2+ |
C.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
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有Fe2+、NO、Fe3+、NH
、H+和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原产物为NH![]()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 |
C.若有1 mol NO![]() |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
下列对各组离子或物质是否能够大量共存解释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NH3、O2、H2、CO2 |
不能共存 |
NH3为碱性气体、CO2为酸性气体,二者反应生成(NH4)2CO3 |
B |
c(OH-)=1.0×10-13 mol/L溶液中,Fe2+、NO![]() ![]() |
不能共存 |
发生反应:3Fe2++NO![]() |
C |
溶液中:K+、Cu2+、Cl-、NH3·H2O |
不能共存 |
发生反应:Cu2++2OH-===Cu(OH)2↓ |
D |
溶液中:Al3+、Na+、SO![]() ![]() |
可以共存 |
不能发生反应 |
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实验 |
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
A |
![]() ![]() |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溶液呈蓝色 |
4H++4I-+O2===2I2+2H2O |
B |
![]() ![]() |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
CO![]() ![]() HCO ![]() |
C |
![]() ![]() |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
Cl2+2OH-===Cl-+ClO-+H2O |
D |
![]() ![]()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Ba2++OH-+H++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