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
B.H2O(g)=H2(g)+1/2O2(g) ΔH=+242kJ·mol-1 |
C.2H2(g)+O2(g)=2H2O(l)ΔH=-484kJ·mol-1 |
D.2H2(g)+O2(g)=2H2O(g)ΔH=+484kJ·mol-1 |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气化、煤的干馏 |
B.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食盐水导电 |
C.焰色反应、石油的裂化 |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B.“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D.明矾[KAl(SO4)2·12H2O]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 |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 ![]() ![]() |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
C.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