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中的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图丙中CO2产生和消耗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
(3)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________。
(4)图丁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 2 浓度增大,B点往________方向移。
(5)下图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水滴位置在X。恒温30分钟后,将针筒容量调至0.6mL,水滴位置恢复到X。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各类家畜都喜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苜蓿根部的根瘤菌,能够制造提供给苜蓿。苜蓿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供给根瘤菌。苜蓿与其根瘤菌的关系称为。根瘤菌的代谢类型为
(2)苜蓿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色素能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电能。
Ⅱ.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该激素过去主要从动物(猪、牛)中得到。自从70年代基因工程发展起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其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1~7作表某生理过程,a~g代表细胞或结构)

(1)图中所示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称为,4过程需要用到基因操作工具是______。
(2)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除c之外,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输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细胞是细胞,说明理由: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注:蔗糖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为单糖)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的变化;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生物体以它作为长期储存的备用能源物质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物质b是,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种,分子中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细胞内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决定的。

右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等结构(填序号)。
(2)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3)结构⑦的主要功能是
(4)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 ]与[  ]    分离的现象。
(5)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作用吸收或失去水分,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   
(6)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该结构能利用细胞内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图甲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 ________,
R基有____________种,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 _____,合成该化合物的细胞器是,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组成图中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