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钢铁发生电化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2H++2e-=H2 B.2H2O+O2+4e-=4OH-
C.Fe-2e-=Fe2+ D.4OH--4e-=O2↑+2H2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2+、Cl-、Na+、NO3- B.K+、Na+、NO3-、HCO3-
C.Na+、 Ba2+、 Cl-、 NO3- D.Fe3+、Na+、AlO2-、SO42

某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是同种状况下H2密度的13倍,取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4.48L,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增重2.8g,此两种烃可能是

A.甲烷和丙烯 B.乙烷和丙烯 C.乙烯和1-丁烯 D.甲烷和2-丁烯

1983年,福瑞堡大学的普林巴克(Prinzbach),合成多环有机分子。如图分子,因其形状像东方塔式庙宇(pagoda—style temple),所以该分子也就称为pagodane(庙宇烷),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20 B.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C.分子中含有二个亚甲基(—CH2—) D.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碳环

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柏利·沙普利斯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因通过使用快速和可控的重要化学反应来合成某些手性分子的方法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性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分别发生如下反应:①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②与NaOH水溶液共热;③与银氨溶液作用;④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上述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