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 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C.该多肽是三肽化合物 |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
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如果是透明的,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 |
C.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 |
D.由于生物雌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是相等的,因而甲乙两个小涌内各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某动物的一个经特殊标记的精原细胞,其分裂过程如下图,图中基因A、a、B、b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蓝、绿色。①②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B.②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l个
C.③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D.一个②产生的④按荧光点颜色分类.可分为4类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段是两个磷酸基因和一个碱基 |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B.图中a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 |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l为x染色体,则2为Y染色体 |
D.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
关于下图中DNA分予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后代子代DNA中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的75% |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其氨基酸的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