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
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
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
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③的种类均不相同 |
B.细胞识别与图中①有关 |
C.b物质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而a物质的运输方式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需要①物质 |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
B.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
C.葡萄糖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 |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
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
下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增长率为0 |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有线粒体 | B.都有核糖体 |
C.都有染色体 | D.都有核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