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继续分组实验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T4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在感染后2、4、6、8、10min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3H-尿嘧啶,培养适宜时间后,粉碎大肠杆菌分离得到RNA,并分别与热变性后的含T4噬菌体DNA单链组、含大肠杆菌的DNA单链组混合杂交,检测两组的放射性强度并把结果绘制成曲线。两组杂交后的结果分别对应的曲线是

A.b、a B.c、d C.d、c D.a、b

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以下正确的是

A.处理暴露后的抗原可直接传递给B淋巴细胞
B.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并分泌抗体
C.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
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有关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正常机体在受到某种抗原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前膜能分泌神经递质
B.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C.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结合下图中植物生长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该现象的产生与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有关
B.生长素在D点较多,细胞伸长快,表现出向光性
C.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该现象体现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

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