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
| 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 C.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
| 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继续分组实验 |
下列离子中哪一种不是细胞需要的:
| A.Cl- | B.Fe2+ | C.SO42- | D.Pb2+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主要是利用:
| A.麦芽糖 | B.核糖 | C.葡萄糖 | D.蔗糖 |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仅要求标记生物细胞中的核酸,而不标记蛋白质,应标记的同位素是:
| A.14C | B.3H | C.32P | D.35S |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①染色 ②水解 ③涂片 ④取口腔上皮细胞 ⑤观察
| 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
| 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
| C.④⑤①③②,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 D.④③②①⑤,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是由两条肽链共50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则此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数目至少为( )
| A.2个 | B.501个 | C.502个 | D.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