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有实验①能 |
B.只有实验②能 |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
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与所支配的骨骼肌 |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 |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B.d点和e点的兴奋是不同时发生的 |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尿毒症、组织水肿、乳酸中毒、“空调病”等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 |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
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
C.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分解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中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