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观察其中装片,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的是 同学制作的装片。甲同学观察到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
学生 |
步骤 |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压片 |
镜检 |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2)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该同学在使用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其原因是 。
(3)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 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 色。
(4)探究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同pH。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难以将果汁的pH调整到合适的数值,而只能调整好酶液的不同pH,再分别与果汁混合。果汁的pH难以调整的原因是 。
(5)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原因是 ,若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6)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和目测估计法两种。
下面是研究钾离子在植物茎中运输的实验。
实验1:把柳树茎的韧皮部同木质部分离开来,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在柳树根施予以42K;
实验2:把柳树茎的韧皮部同木质部分离开来,在两者之间不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在柳树根施予以42K。
5小时后测定42K在柳树茎各部分的分布(见下图和下表)。
根据这个实验回答:
根部吸收的放射性钾离子是通过__________(结构)向上运输的;同时,放射性钾还能沿__________方向,朝__________(结构)运输。
人们工作,学习和劳动都需要能量,食物在人体内经消化可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一个质量为60kg的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以1/6s的时间冲出1m,他在这一瞬间消耗体内储存的葡萄糖g。
下图中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这些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的产物。
(2)由A到B,二氧化碳的释放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3)由B到C,二氧化碳的释放又不断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_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磨酵母菌后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含细胞器)。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和未经处理的匀浆,依次置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进行3项独立的实验,请分析实验的结果。
(1)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后,丙管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甲管是__________,乙管是__________。
(2)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乙管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甲管是__________,丙管是__________。
(3)向支试管分别加入荧光素(能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1),则丙管__________,甲管__________,乙管__________。
表中记录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个不同时期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过程根据这些数据完成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