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某班同学搜集资料后,在政治课上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中国共产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同学乙: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
同学丙:我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别加以分析说明。
解析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辐射面越来越广。
有人认为,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70年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联合国讲台曾见证中国的郑重承诺:中国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把握自身命运、走稳发展之路的重要时期。2018年以来的主场外交活动中,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积极推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为什么重视在联合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2)中国应如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
A【经济学常识】
亚当·斯密认为,凡是能够采用分工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便能相应地增进劳动生产力……那些具有最高产业和劳动生产力改进程度的国家,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达到了最高的程度。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越过了产品和国家边界,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位于产业链上端的国家一般也是世界强国,而需要付出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国家,则往往处于下端。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简述分工能够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
(2)如何认识基于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之外的制度、技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假设甲、乙两个经济体发展状况均满足等式:经济总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0.6×资本投入增长率+0.4×劳动投入增长率,其相关经济数据如下表:
|
经济体 |
经济总产出 (亿美元) |
资本投入 (亿美元) |
劳动投入 (万人) |
2017 |
甲 |
3000 |
1000 |
500 |
乙 |
8000 |
5600 |
800 |
|
2018 |
甲 |
3450 |
1050 |
525 |
乙 |
8480 |
5880 |
840 |
材料二: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 )请分别计算 2018 年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只需写出计算结果),并据此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若其他条件不变,在图 4 中选出能够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后总产出变化的示意图(写出字母代号)。
( 2 )应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皮影、剪纸、微雕……曾几何时,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们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对此,有人心怀忧虑,呼吁要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但是也有人认为,社会已经变化,该消亡的会消亡,该新生的会新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拯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原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