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改革成为中心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选项中对于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解决好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   )
①刺激有效需求,实施赤字财政政策
②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③深化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
④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推进中国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这要求我国企业(   )
①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和推进利率市场化
②培育面向全球竞争的新优势
③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
④减少行政审批,增加出口补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该《决定》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下列内容属于协商民主的有(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任免权、决定权
②公民依法直接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③人民政协履行民主协商和参政议政职能
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政府决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经突破18万亿元大关。高储蓄率能够支持经济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高储蓄率能够(  )

A.保证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
B.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C.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D.有效抑制通货紧缩势头

《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经济和财政是相辅相成的,财源来自于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财源的增加,财源的增加反过来又支持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建设。
(1)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的关系是怎样的?
(2)“财源的增加反过来又支持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建设。”因此,有人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根据所学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社会主义税收之所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根本原因在于()

A.在我国,国家是税收分配的主体
B.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直接用之于民
D.我国税收是全体人民缴纳的

农业、农村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因此调整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上述政策()

A.调节了分配,兼顾了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B.说明在我国,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体现了国家的公共消费就是个人消费
D.说明我国的国民收入都是由国家直接分配的

偷税、骗税、欠税、漏税的相同点有 …()
①都使国家税收收入减少②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③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④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