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来,中国部分地区频频发生雾霾天气,这与能源的过渡开发与工业废气的排放有很大的关系,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2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给环境带来重大污染的能源分别是什么?(4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使用的动力机器有什么不同?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勇于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果?请举两例说明。(6分)。
(3)2011年3月1 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地震后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思考。结合以上探究谈谈你的看法。(2分)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和复兴。
【民族觉醒】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甲午战败割台”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甲午战败”唤起了哪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民族团结】
(2)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发表的抗日通电和《国共合作宣言》发出什么共同呼吁?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民族复兴】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 摘编自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的谈话 (2015年5月4日)
(3)就“中华民族复兴”,习近平的谈话要点表达了何种意愿?(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
材料二某战争期间的世界形势
材料三只有牢记战争的惨痛,才能珍惜和平的宝贵。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实现《联合国宪章》中避免后世再遭战祸的宗旨。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1)材料一中“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体现了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加速了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2)根据图6和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所反映的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并简要分析战争期间双方力量对比的总体变化。
(3)联合国的创立是哪次会议的成果?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三倡议的核心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依次举出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9分)
【思想篇】
材料一:
(1)根据以上图片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这些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1分)
【政治篇】
材料二:
(2)根据图四指出秦朝开创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民主政治体制?(3分)
【反思篇】
材料三:雅典规定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城邦的重大事项,诸如战争还是媾和,选举官吏,法庭诉讼都要经过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材料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3)从材料三中找出体现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依据?(1分)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
中、俄、美三国作为世界上举重轻重的大国,他们的“改革”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必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材料二: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材料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2013年3月17日中国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特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试举一例。(1分)“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苏联时期哪一政治经济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分)
(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1分)
(5)中、美、俄三国不仅注重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举一个历史上三国合作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