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到2012年底赣州城镇化率为39.34%,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5个。2013年5月下旬,《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向社会公示。预计到2030年,赣州都市区将成为我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的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
读《赣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中国新“圈子”运动刺激经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规划》在中心城市空间区建设中,将构筑“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三轴”指的是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功能拓展轴。
指出“拓展轴”依托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说明原因。(6 分)
(2)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规划》区域开发将实现由 “极”到 “轴”,再由“轴”到“面”的时序发展。
《规划》将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说明其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8 分)
(3)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
《规划》将积极融入“海西城市经济圈”。简析其主要区位依据。(6 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
粮食损失(亿千克)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干旱
200—250
150—200
洪涝
100
150—200
风暴潮
2.5—5
50—60
冰雹与低温
15—25
20—30
森林火灾
/
50—100
崩塌、滑坡、泥石流
2.5—5
20—30
风沙和沙漠化
2.5—5
20—30

(1)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读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3)中央气象台和国土资源部经常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这属于自然灾害防御中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防御。
(4)在野外遇到泥石流,要向___________的方向跑。在山区扎营,为防泥石流,不能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也是多地震国家,下列措施可以减轻地震灾害的是___________。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③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④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有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右图)。

(1)图中A、B两地干旱灾害严重,试分析说明两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其自然原因。
(2)简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
(3)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成灾强度都在逐年上升的趋势,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4)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3分)

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三条曲线代表的内容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