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旅游欣赏】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资料”和“巨蟒出山”两图,回答问题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列举两例图中所列景点的自然旅游资源名称,并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



省(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占总量比重(%)
16.1
10.6
10.6
8.6
8.3
6.1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占总量比重(%)
35.5
8.9
7.2
5.6
5.6
5.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新疆的伊利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图15中甲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乙为天山西段1月平均气温分布,丙为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地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_,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形态和地势两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综合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

埃及地理位置独特,利比亚在油资源丰富。图13为两国城市与公路分布图,图14为甲、乙两城市气温与降水统计图。该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有何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
(2)据图分析利比亚和埃及城镇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甲、乙、丙三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共10分)

(1)甲图所示的是河;乙图所示的是,丙图所示为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上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
(2)甲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        气候区,导致该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
(3)丙河流域主要流经     气候区,是该国主要    带(农业带)。
(4)丙流域的开发经验,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2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双项)(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1分) 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 。(2分) 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