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单位:KW.h/m2)分布图,完成以下列问题。

对该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特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地表植被 D.天气因素

与b地相比,a地(  )

A.自转角速度更大 B.自转线速度更大
C.流水侵蚀作用更弱 D.气温日较差更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

A.地壳较薄的地区
B.地壳比较薄弱的地区
C.地形崎岖多山地的地区
D.板块张裂地区

此次地震发生时,出现了“盾状小岛”,这表明

A.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
C.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
D.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

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赤道及以北地区,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昼长年变化大

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间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一定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

A.此时巴西高原一定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此时期最为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处于伏旱季节
D.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  )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

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  )

A.冰雪融水 冬季 B.大气降水 冬季
C.地下水 春季 D.大气降水 夏季

下图为我国三条河流径流量(m3/s)随时间变化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代表的河流可能分别是

A.松花江,黄河 B.长江,黑龙江
C.海河,汉江 D.长江,海河

若③为我国珠江8月的流量变化示意图,造成该河流量大增的自然因素最可能的是

A.地形雨 B.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流
C.台风雨 D.风暴潮引起河流水位高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