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M火山喷发时间约8个月,大多数时间火山灰(图中灰白色部分)向东南方向飘去,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整座山。完成下列各题。该火山最有可能位于
A.意大利 | B.美国西海岸 | C.菲律宾 | D.南美洲西海岸 |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 B.地幔 | C.地壳下部 | D.地壳上部 |
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图9),完成16~18题。图中ABCD四点气压最高的是()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下列有关图中ABCD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 B.B处可形成气旋 |
C.C处气压比D处低 | D.D处多云 |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低纬环流图,则()
A.A为赤道附近地区 | B.B为60°N附近地区 |
C.近地面为东南信风带 | D.近地面为极地东风带 |
图7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8是同一地点阴天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B.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C.a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 |
D.b天气与a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 |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图7影响明显的是()
A.①减少 | B.②不变 | C.③减弱 | D.④增强 |
图6我国某地区典型地貌,读图完成12~13题。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
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
A.青藏高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云贵高原 | D.四川盆地 |
图5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
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3)”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
(图4),完成8~9题。图3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①⑥ | B.④⑧ | C.⑦⑧ | D.④⑦ |
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侵入型岩浆岩 | D.喷出型岩浆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