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在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2s—4s内,力F=0 |
B.在4s—6s内,力F=0 |
C.在0—2s内,力F逐渐变小 |
D.在0—2s内,力F逐渐增大 |
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分子力可忽略)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 )
A.分子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
D.两分子从r0处再靠近,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 |
某人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发现有一对分子A和B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如图所示,从而形成一个“类双星”体系,并且发现此“中心”离A分子较近,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r表示.已知当r=r0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为零.则在上述“类双星”体系中,A、B两分子间有( )
A.间距r>r0 | B.间距r<r0 |
C.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 D.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
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
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
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
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 m |
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 m |
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 m |
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 m |
如图所示是描述分子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引随r增大而增大 |
B.F斥随r增大而减小 |
C.r=r0时,F斥与F引大小相等 |
D.F引与F斥随r增大而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