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写道“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材料中的“其专在下”是指
A.地方分权与制衡 | B.君主专制的加强 |
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D.地方权势过大 |
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表明()
A.临时政府深得民心 | B.二月革命尚未成功 |
C.《四月提纲》脱离实际 | D.革命阵营存在分歧 |
关于牛顿天文学理论,康德在《潮汐假说》中说:“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摩擦……尽管这种力微少,但这种力将使地球速度逐渐迟缓,因此,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将走向毁灭。”在此,康德()
A.强调牛顿天文学存在不足之处 | B.大力批判封建教会宇宙观 |
C.认为事物兴亡遵循自然规律 | D.主张用理性批判研究科学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表明()
A.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 B.行星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
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 D.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由此可以看出()
A.悲剧是希腊乐观主义的表现 | B.人文精神决定古希腊文化发展 |
C.悲剧是古希腊文化的自我追求 | D.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民的愿望和寄托 |
毛泽东在1956年8月说道:“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呢?那必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藉。”这表明我国()
A.整个工业化框架初步确立 | B.经济政策向重工业倾斜 |
C.经济建设有冒进倾向 | D.同美国关系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