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 A.保护商业贸易 | B.拓展殖民地 | C.传播天主教 | D.掠夺工业原料 |
在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所确立的政体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成熟的代议制 | B.议会都是两院制 |
| C.都实行责任制内阁 | 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 |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 B.五四运动 |
| C.北伐战争 | D.湘赣边秋收起义 |
有一位山西乡绅曾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日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出现于
| A.鸦片战争结束后 | 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 C.戊戌变法期间 | D.民国建立后 |
你知道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吗?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
| 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
|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
|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不同于以前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A.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 |
|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