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
③体现了世界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错。”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 A.二处 | B.三处 | C.四处 | D.五处 |
唐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这反映了唐朝()
| A.均田制趋向瓦解 | B.农民生活日趋贫困 |
| C.小农户自给自足 | D.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 |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 B.宋开封 | C.元大都 | D.明北京 |
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瓦解 | B.宰相制的终结 |
| C.科举制的确立 |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
|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
|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