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nson与M.Calvin予1949年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的简述: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的光照时间后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2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3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食物) |
请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原料只有CO2,暗反应的产物是有机物
B.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
C.实验结果还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D.从CO2进入叶绿体到产生有机物的整个过程看,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磷酸化糖类
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
B.从图中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 |
C.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碱基突变 |
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某班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图是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完全相同),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 |
B.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大约为17.6小时 |
C.若这些细胞中的DNA已用15N标记,将其放入只含14N培养液中培养,则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15N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50% |
D.若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需先对细胞进行盐酸水解,然后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分别给涂片进行染色 |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解离后要用95%的酒精进行漂洗 |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生成H2O |
B.有的多聚体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
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
D.多聚体最终水解产物不一定是单体 |
在果蝇的染色体组中,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称三体)或少一条(称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果蝇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果蝇的正常眼对无眼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眼纯合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4种配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是0或1或2 |
B.将无眼普通果蝇与正常眼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1:1 |
C.如果将杂合的正常眼果蝇与正常眼三体果蝇(B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有4种 |
D.如果将无眼的普通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到F1代,再用无眼的普通果蝇与F1的三体果蝇杂交,其后代中正常眼与无眼的比例是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