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
C.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3月25日报道,美国内华达大学的伊斯梅尔·赞加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了7年时间培育出一头“人兽羊”,他们先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的骨髓中提取出干细胞,再将其注入处于怀孕中期的绵羊胚胎的腹膜中。随着羊胎的发育,人类干细胞可进入其所有器官的循环系统。两个月后,人兽细胞混种羊(人兽羊)就能如期降生了。目前绵羊体内的人类细胞比例达到15%,绵羊细胞比例为85%。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绵羊体内“种”出病人需要的各种可移植器官。下列关于“人兽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兽羊”是人的基因和羊的基因进行基因重组的产物 |
B.选择羊胎作为注入对象的好处之一可能是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羊胎对人类细胞产生排斥反应 |
C.人兽细胞混种羊可用于药物实验,以鉴定一些新药物的疗效及其对人体是否具有副作用 |
D.目前而言,该“人兽羊”的器官还不能直接用于人体的器官移植,该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 |
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
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 |
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
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 |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 |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
D.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 |
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可以防止病毒的侵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 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③ 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 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 | B.①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玉米性状改变最可行的方法是()
A.直接改造蚕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B.直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C.直接通过对酶的合成的控制,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D.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