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合的非糯性除草剂敏感玉米(甲)为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非糯性除草剂抗性玉米(乙)。控制非糯性(SH)与糯性(sh),除草剂抗性(R)与除草剂敏感(r)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性植株的比例逐代提高 |
B.经过诱变处理诱发的基因突变,不能决定玉米的进化方向 |
C.甲的花粉经诱变处理并培养等,有可能获得可育的糯性除草剂敏感的个体 |
D.若甲和乙(基因型分别SHSHrr、SHSHRr)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1:1 |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传染性疾病逐渐得到了控制,但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对遗传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临床上一般用DNA探针来诊断 |
B.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容易受环境影响 |
C.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
D.研究某遗传病的发病率,一般选择某个有此病的家族,通过研究统计计算出发病率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现型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
B.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D.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将3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火鸡白化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 B.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
C.表现正常的幼禽基因型相同 | D.表现白化的幼禽都是纯合子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DNA与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基因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是平行的 |
B.生物体内的基因都分布在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上 |
C.基因只有在染色体上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 |
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3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碱基序列 |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是
A.BbCcB.BbccC.bbCcD.B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