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萤火虫发光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
B萤火虫发光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供能后无需转化即可发出荧光
C.萤火虫发光过程中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物理信息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 |
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
C.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 |
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 B.癌症病人的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
C.经常食用腌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