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 |
B.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
C.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都是DNA→mRNA→蛋白质 |
D.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
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但其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A.呼吸酶 |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 |
C.Ca2+载体 | D.ATP水解酶 |
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上图。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丁>甲>乙>丙 |
C.丙>丁>甲>乙 | D.丙>乙>丁>甲 |
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下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 |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
D.水分子出入细胞 |
某链状有机分子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分子是六肽 |
B.该分子中存在3个谷氨酸 |
C.该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
D.该分子的水解产物比原有机分子多了6个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