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植物丙不育。但在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种植F1时,偶尔能出现可育个体植物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植物乙属于同一种生物 |
| B.植物丁由植物丙经基因突变形成 |
| C.植物甲、乙、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 |
| D.植物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但其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 A.呼吸酶 |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 |
| C.Ca2+载体 | D. ATP水解酶 |
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鳞片叶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前期细胞可观察到四分体 |
| C.内表皮颜色浅,可用于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的材料 |
| D.根毛区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液泡缩小 |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
| C.液泡颜色变浅 | D.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 |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它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
|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
|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
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 |
|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
| 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
| D.酶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