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能实现目的的是





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实验室制氨气
C.除去Cl2中的HCl
D.排水集气法收集N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分别向2mL0.1mol·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B
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溶度积:Ksp(AgCl)<Ksp(AgI)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证明生成了乙烯
D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溶液无色,下层溶液紫红色
氧化性:Br2>I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W)>r(Y)>r(Z)>r(X)。X与W同主族,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Y原子核电荷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的方法制备W的单质
B.元素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仅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50℃时,0.1mol·L-1Na2CO3溶液pH=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OH)=10-2mol·L-1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和c(CO32)均增大
C.c(Na)+c(H)=c(HCO3)+c(OH)+c(CO32)
D.2c(Na)=c(HCO3)+c(CO32)+c(H2CO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Cl3
B.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等体积pH=12的氨水和pH=12的NaOH溶液可中和含等物质的量HCl的盐酸
D.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酸去除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氨气具有氧化性,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B.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铁闸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蒸气
D.二氧化锰具有较强的的氧化性,可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