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而“PM 2.5”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霾没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 B.“PM 2.5”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
| C.雾霾天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
|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 2.5”污染 |
元素的种类与原子的种类()
| A.前者大 | B.相同 | C.后者大 | D.无法确定 |
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七周期第IIIA族 | B.第七周期第VA族 |
| C.第七周期第IIIB族 | D.第七周期第VB族 |
113号元素原子(质量数是284)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 A.58 | B.0 | C.171 | D.60 |
放射性同位素钬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99 | B.67 | C.32 | D.166 |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 B.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
| C.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
|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