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而“PM 2.5”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霾没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B.“PM 2.5”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
C.雾霾天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 2.5”污染 |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 (25℃)=1.0×10-14,Kw (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
B.35℃时,c(H+)>c(OH-) |
C.25℃时,pH=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3mol/L |
D.25℃时,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Kw不变 |
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Na2CO3溶液不能盛装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B.饱和食盐水使甲基橙显黄色 |
C.Fe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Fe2O3 |
D.0.1mol/LCuCl2溶液中,c(Cu2+)<0.1mol/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2倍 |
C.室温下,pH=3的亚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与pH=11的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
D.室温时,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00倍,则c(H+):c (SO42-)=2:1 |
120mL含有0.20mol碳酸钠溶液和20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1.2 mol/L | B.2.0mol/L | C.0.18 mol/L | D.0.24mol/L |
CO2与H2的混合气体5g,在150℃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Na2O2中,测得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88% | B.75% | C.25% | D.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