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是指导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
|
|||||
|
|
|
N |
|
F |
|
Mg |
Al |
|
|
S |
Cl |
|
(1)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N和F处于同一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相同。
(2)以上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写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Mg和Al中,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写出一条能说明该结论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
(4)S和Cl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写元素符号),不能说明该结论的事实是_____。
a.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b.把Cl2通入H2S溶液中能发生置换反应
c.受热时H2S易分解,HCl不易分解
d.单质硫是固体,氯的单质是气体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Al3+、Cl-、Mg2+、Na+、 Br-、CO32-、SO32-等七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液体呈红棕色;
②取上层无色溶液,加入足量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填写出两种)
下列两组物质:①CO2、P2O5、CaO、SO2,②Cu、Mg、Zn、Al。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②。
下面是一些排列无序的物质,请将下列各物质填写到下列树状分类法图中相应的位置上:Cu、H2、NaCl溶液、CaO、H2O、Hg、S、Ca(OH)2、H2SO4、CaCO3、NH3·H2O、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