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 乙是___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均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共穿过了_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温度带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B与C之间的界线是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D与E之间的界线是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和_____(用字母填写);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用字母填写)

读地球公转图,回答问题:

(1)在上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标出图中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
A: 日, 日; B: 日, 日;
C: 日, 日; D: 日, 日。
(3)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_______点的位置。
(4)每年的国庆节时,地球公转到_____点到_____点之间。

读经纬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按东西半球划分,A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B属于 半球。
(3)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读“海拔的计算图”,完成下列要求:

(1)海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甲点的海拔为_______米,乙点的海拔为________米。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读“某地区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_____方向,科技园区在火车站的_______方向。
(2)沿公路从学校去科技园区,大约要走_______ 米。
(3)图中的比例尺是______式比例尺,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例尺改为数字比例尺表示是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