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材料二 某县政府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提出:全面推进各领城各环节改革,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城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增强发展意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民本意识,扎实推进道路、教育、卫生、水利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增强稳定意识,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推进社会长治久安。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坚决刹住破坏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建设美丽县城,增强政治意识,培养改革的本领、发展的能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该县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材料中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11月1日零点起再度下调汽柴油价格。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自6月份以来跌幅达25%。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采,美国原油产量近年来出现爆发式增长。战乱地区的利比亚、伊拉克等国近期也恢复了石油生产和出口,全球原油供应十分充裕。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包括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减弱,使全球石油需求低迷。
简析石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材料: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为解决节能环保问题,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2年6月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请你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传统古建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