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C-C单键 |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无水酒精作消毒剂 |
C.地沟油可用作汽车燃料,其组成与汽油、煤油、柴油相同 |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但纤维素不能水解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
D.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就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铝和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以把铜线和铝线绞接在一起;
② 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③ 用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④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⑤ 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铝;
⑥“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A.②③⑤ | B.①②④ | C.③④⑥ | D.③④⑤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乙醇溶液和淀粉溶液 |
B.16O转化为18O属于化学变化 |
C.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将偏高 |
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酸度定义为c(H+)与c(OH一)比值的对数,用公式表示为AG=lg [c(H+)/c(OH一)] 。常温下,在AG=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Ca2+、K+、Cl-、SO32- |
B.NH4+、Fe2+、 I一、SO42- |
C.Na+ 、K+、ClO-、S2- |
D.Na+、S2O32-、AlO2-、K+ |
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 、Cl-和C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为Cl2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若有3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 |
D.当该反应生成2.24L Cl2时,则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