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 |
B.物质A三态间的转化如下:A (g)→A (l)→A (s),则该转化过程中△S<0 |
C.pH=13的强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变小 |
D.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9的NH3·H2O溶液,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3H22 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N2、H2、NH3浓度相等 |
B.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 |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2nmolNH3 |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 |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关于A、B元素的判断正确的
A.A和B元素一定都是第2周期元素 B.A和B元素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B元素可以是第2周期VIA族元素 D.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 |
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本质 |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Na>Mg>O |
B.13C和14C属于同位素 |
C.0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D.N和P属于第ⅤA族元素,HNO3酸性比H3PO4的强 |
假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为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5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0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5个,而各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仍为2n2个。如果按此规律排布周期表,那么该周期表第3、4、5周期含有的元素分别有
A.5种,10种,15种 | B.8种,18种,18种 |
C.8种,10种,15种 | D.9种,12种,1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