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年份 |
1870年 |
1900年 |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 工人总数(人) |
78,000 |
272,000 |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童工健康和道德法案》要求工厂负责对童工进行一定时间的教育;1833年,英国政府通过《工厂法》,对童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并对童工的学习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33年,国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法案》,以后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拨款。英国如此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政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
| B.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需要 |
| C.英国社会对人权问题的积极关注 |
| D.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方兴未艾 |
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些变化()
|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
| B.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
| C.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 D.预示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班固的经济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 B.重商抑农 |
| C.农商皆本 | D.重视农业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同时自魏、晋、唐以国家名义推行了均田制。上述史实揭示了()
| A.中央集权压制地方经济发展 | B.国家对土地拥有最高所有权 |
| C.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历史渊源 | D.土地私有制规避了土地兼并 |
据记载,楚汉战争时“米石万钱”。但到汉文帝时,谷价至于石数十钱,后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的情况。这里粮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曲辕犁的广泛使用 | B.城市市坊界限的打破 |
| C.汉初赋税的暂时性废除 | D.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