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部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说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 B.农林业牧业相互补充 |
| C.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D.自给自足 |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 A.社会经济形态 | B.地方行政组织 |
| C.专制集权的程度 |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 C.20世纪70年代 | D.“文革”后 |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创作于
| A.新中国成立之初 | B.“双百”方针提出的50年代 |
| C.改革开放后 | D.21世纪初 |
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 B.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形成的 |
| C.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
| D.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