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在其中培养噬菌体 |
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D.在子代噬菌体中有 |
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是()
A.丧失了遗传多样性 | B.基因流动减少 |
C.基因频率不稳定 | D.不能自由交配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
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A.直接使用价值 | B.间接使用价值 | C.科学研究价值 | D.潜在使用价值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 |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 |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
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人口约5.4亿,到2005年人口超过13亿,造成我国人口种群密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性别比例男多于女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年龄组成不恰当 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