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
(1)在向甲装置中加入菌种前要对装置进行 ;在甲装置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要打开 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然后关闭 阀,偶尔打开 阀几分钟,目的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度,醋酸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 。
(2)乙图中的过程①和③分别发生在酵母菌的 和 中。
(3)①②过程产生乙醇,④过程产生醋酸的反应式分别是: 和 。
(4)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半透膜面积 |
S |
S/2 |
S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①写出该实验的研究课题:。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 的高度(在答题纸上作答);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B﹥C;B﹦C;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等于;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Ⅰ、Ⅱ、Ⅲ、Ⅳ共有的细胞胞器是(填名称)。Ⅲ可以判断为,因为它同时具有(填序号)。
(2)结构②⑥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
结构④的主要功能是。
(3)Ⅰ-Ⅵ类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
(4)图中②⑥体现出生物膜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是:①。 ②。
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甲图乙图
(1)核膜由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同其它生物膜相同的功能特性是性,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部决定并需要。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构__________(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性很强,其作用是。
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 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回答:
(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分析图中A、B、C 三点,可知________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 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作用,其中mmol·L-1的KNO3 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若观察不清楚白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5)若下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番茄果肉细胞简图,要将图(1)转换为图(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 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⑤转动转换器 ⑥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A.④ ⑤ ③ ② B.⑥ ⑤ ③ ② C.⑤ ④ ③ ② D.④ ⑤ ③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