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纤维素酶对于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处理服装面料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初步筛选到能合成纤维素酶的菌株MC-1,以下是该菌株的鉴定过程。
(1)为了获得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单菌落,可采用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可以加入琼脂。
B.操作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3)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下表的培养液pH均为4.8,若对MC-1中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不能选择表中的       的培养液。(多选)

5)分离获得了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MC-1,为了在此基础上获得纤维素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可行的做法是                               
(6)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染料,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下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第次分裂。
(2)若在A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3)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几率为;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
实验步骤:
①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雄性亲本表现型为

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A段。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B段。

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将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来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控制。
(2)若用A、a表示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和7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6号是纯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9号是杂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
(4)7号、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如果他们生出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分裂图可知,坐标图的纵坐标中
a=________。
(2)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作用,之后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是________。
(3)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_。
(4)在分裂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5)分裂图①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一个这样的细胞能产生____________种生殖细胞。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甲图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闭的玻璃钟罩中放一株植株和CO2缓冲液,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如图乙中的A曲线所示。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

(1)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甲装置中的液滴向________移动,若将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装置中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与强光照射下的相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防止无关因素(如气温、气压)的干扰,还应设置对照即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此时的呼吸商(放出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0.8,那么A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________毫升CO2
(3)为研究植株的呼吸商,设置a、b两个装置,a装置如上图的甲,b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图装置的处理不同,a、b两个装置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