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调查某片白菜地,发现主要的害虫是蚜虫和菜青虫。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农民在菜地中放养了一些鸡鸭,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供农民食用。鸡鸭有时也会吃一些菜叶。若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菜地中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图中数据表示输入生物体的总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单位:l03 kJ年),字母表示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l)该菜地共有    条食物链,人占有         个营养级,人与鸡的关系是                ,理论上人要增重l kg,至少需要消耗白菜         kg。
(2)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kJ/年,丁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用图中字母表示)。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年积累量为                         kJ。
(3)母鸡发现菜青虫后呜叫召唤同伴,这种呜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该菜地弃耕一段时间后杂草丛生,这属于群落演替中的       演替。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上图A、B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分别是 ,甲称作
(2)乙是具有 的胚胎干细胞。
(3)相同的胚胎干细胞,通过C过程“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 的结果。上述“克隆”过程是胚胎干细胞 和的结果。
(4)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

泰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含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其中白鹳、红隼、豺等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1)泰山上的苔藓、油松、松鼠、隼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 ,其中油松、侧柏、麻栎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活力强而成为该地的
(2)泰山部分地区由松柏、刺槐、橡子等组成的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林业部门对某次“拟松材线虫”(一种松树上的寄生虫)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拟松材线虫”在没有防治之前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增长而 ;图中在 点进行了农药防治,由图可知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 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拟松材线虫”的数量在e→f点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3)豺在泰山上数量很少,没有天敌。下图是能量流经豺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豺的摄入量,那么B、C分别表示豺的 ,若要确保豺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相关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

(4)2011年4月,泰山桃花峪索道北侧山林发生火灾,2天后被扑灭,目前被烧毁的植被正逐渐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稳定性,被烧毁的群落结构要想完全复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下图1所示的实验。后经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认为,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理由是:①若为显性突变,则后代中应该有 种表现型果蝇出现;②若为隐性突变,则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为
(2)研究者推测,“X染色体片段缺失”是导致图1所示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最简单的方法是对表现型为 果蝇做染色体的高倍镜检查。
(3)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因缺刻翅果蝇体内缺少某种酶从而影响翅的正常发育。翅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明,基因可通过 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研究表明,果蝇缺刻翅有纯合致死效应。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 ,F2中缺刻翅:正常翅= ,F2中雄果蝇个体占
(5)已知果蝇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下列有关对图1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亲代的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
B.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区段
C.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一条X染色体片段缺失,另一条X染色体带有白眼基因
D.果蝇的缺刻翅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 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称为 。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 (单向/双向)传导的。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通过促进 ,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 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ol/L
145mol/L
b
140mol/L
5mol/L

(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 区域受损,引起 缺乏所致。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研工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代谢活动是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其基质内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3)如果给水稻提供H218O,结果水稻体内出现了(CH218O),这是因为H218O参与了有氧呼吸 阶段的反应生成了 ,再通过光合作用生成(CH218O)。
(4)下图是光照强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

A点时细胞的代谢特点是 ;当温度变为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时A点的移动方向是 (向左、向右、不移动);与A点相比,B点时水稻体内NADPH的含量 ;B点限制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5)实验测得甲、乙两种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下表。

植物品种
光补偿点
(千勒克斯)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光饱和时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量
(mgCO2/100cm2﹒h)
黑暗条件下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mgCO2/100cm2﹒h)

3
4
30
15

1
3
11
5.5

如果本实验中定义“光合速率 =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100 cm2的叶面积上每小时吸收CO2的量”;则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甲、乙两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别为 mgCO2/100cm2﹒h;对于乙 种水稻,如果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白天正常光照8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则乙能否正常生长发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