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历史叙述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历史叙述 |
结论 |
A |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一人” |
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 |
B |
“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 |
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 |
C |
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达到23.4%,到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其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 |
中国的家庭纺织业可有效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
D |
要搞大农业,首先要把富农小的庄园消灭掉,发展集体农庄;要搞大农业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 |
用强制手段、行政命令,在农村调整阶级关系,实现农业集体化 |
“(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
A.工商业市镇兴起 |
B.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
D.对外贸易发达 |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你认为哪一趋势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哪一种趋势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使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共同繁荣,就应该
A.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C.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
D.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是
A.发展中国家 | B.发达国家 |
C.资本主义国家 | D.欧洲国家 |
1997年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并涉及到东亚、拉美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给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这说明
A.世界经济一体化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
B.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 |
C.经济全球化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
D.人们没有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