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二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概括这一制度的弊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阅读下列摘自17世纪末到19世纪后期欧美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几种类型?
(2)材料二体现什么原则?材料三的文献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还债的债务人。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古罗马《民法大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诞生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近代西方许多法律的制定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而自由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另一个标准是按照个人所喜欢的方式来生活。……民主离不开自由,而自由也离不开严格的政治平等。……民主的正义观念是指数量上的平等,而不是基于个人能力上的平等。民主政体中穷人比富人拥有更多的主权权力,因为穷人占多数。
——摘自《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1)材料一中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3分)
(3)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的看法(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比较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提取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变迁的信息。(6分)
(2)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的“变动”与“不变”的内涵加以解读。(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