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启动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的试验场,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策略的又一颗“探路石”,其“可复制、可推广”前景可观,其发展红利不仅将利好我国,也将惠及世界。“可复制、可推广”说明
①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秩序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就能认识和改造事物
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来表现
④规律是隐藏在大量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 |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
B. |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
C. |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
D. |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 |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
B. |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
C. |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
D. |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显示,两年内中央财政将投资20亿元人民币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B.民族平等和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
C.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部2 987名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 高于人口比例5.5个百分点,比上届增加1.76%。这说明我国在民族问题上坚持 ( )原则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