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洞悉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年多来,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从党外人士座谈会到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加强学习调研,以改革为最大公约数,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凸显群众根本意愿。2013年5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首部党内“立法法”;8月,首次集中清理党内法规的成果公布;11月,党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正式发布。
材料二 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投入,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地方性政府的债务也急剧增长,存在极大的风险。怎样破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产生原因有:地方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预算编制缺乏规范、“三公经费”饱受诟病;政府收入过分集中于土地增值、税收监管不力、支出过大;资金投入重复低效,导致债务偿还乏力;地方财政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较小,制约了地方职能的发挥和债务清偿能力等。
(1)结合材料,分析我党是怎样推动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党坚持不懈地开展这些活动要实现什么目的?
(2)请你结合材料为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说明经济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就业情况的哪些信息?请进行简单的原因分析。(6分)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述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2)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哪些措施能够促进就业?(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存在不少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必要性。
材料二 2012年10月23日,国务院在研究部署新疆工作时强调,当前,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新疆工作,要统筹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住房保障、教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
(2)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材料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围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如下: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3)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
10.78
7.92
12.00
8.26
9.8
11.2
7-7.5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钢铁生产及贸易情况

年份
产量(万吨)
进口(万吨)
出口(万吨)
综合能耗(公斤标煤/吨钢)
2004
27280
2930
1423
765.4
2006
33936
2620
2759
741.05
2008
49668
1687
6090
615.12
2010
63047
1542
6908
632
2012
87097
1430
8348
623

注:当前我国有钢铁冶炼企业近千家,钢铁产量连续九年居世界第一位,粗钢产量甚至超了排在随后的第二到第八位国家产量的总和,但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冷轧、特厚板、高温合金板等仍需进口。
材料二 相比较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全球钢铁而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 2012年12月12日,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后,多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一方面,国家积极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奇瑞、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确立自主品牌战略,通过艰苦攻关,使其成本大幅降低,并且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更经济耐用。

材料三当中国经济正值蓬勃发展之际,少数国家不惜在国际社会鼓吹“中国威胁论”,甚至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封锁等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企图压抑中国经济崛起。这种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指责,有国家领导人站出来指出:“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不侵略别国。
(1)结合材料一,试分析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节能汽车是如何实现发展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4)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批驳“中国威胁论”的荒谬

综合探究题。
某中学高一(1)班学生王某,因耻笑身体有缺陷的同学,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还有该班学生陶某,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在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围绕“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
(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2)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