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的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该实验中,在适宜光照下,30℃时植物体内产生的有机物最多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荧光标记是将荧光基团共价连接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上的过程,被荧光标记的分子通常可以用荧光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在生物学研究中,可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标记过的抗体注入细胞来检测特定的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标记特定的抗体 |
B.利用标记的抗体可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
C.利用标记的抗体研究光反应过程中H2O的光解和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
D.利用标记的抗体可观察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中“质”特指细胞质 |
B.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
C.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没有核糖体 |
D.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 →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②蓝藻依靠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合成复杂的有机物
③注射青霉素治疗流感
④为了获取大量病毒,科学家把病毒放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培养来获取
A.0项 | B.1项 | C.2项 | D.3项 |
实验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下列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正确的是
A.苹果汁用于脂肪的鉴定实验 |
B.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用于观察叶绿体 |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于观察线粒体 |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
图甲表示以右侧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左侧子链的过程,图乙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示意图。关于两图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两条链的基本单位完全相同 |
B.甲图所示过程对应乙图中的① |
C.乙图中的①~③过程均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D.只要条件满足,①过程也可在生物体外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