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在其中培养噬菌体
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在子代噬菌体中有32P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除下列哪种因素外,都可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A.高温 B.低温 C.强酸 D.强碱

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结果如右图所示。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溶液浓度为C1,细胞液浓度为C2,细胞质基质浓度为C3,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是

A.C1>C2>C3 B.C2>C3>C1
C.C1>C3>C2 D.C2>C1>C3

植物根毛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质膜的功能是

A.渗透作用 B.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