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9分)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氧气充足的密闭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开始时CO2
浓度(%)
12小时后CO2
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0.35
0.342
3
25
20
0.35
0.306
4
25
40
0.35
0.289
5
25
60
0.35
0.282
6
25
80
0.35
0.280
7
25
95
0.35
0.279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总反应式                                     。CO2是在其第            阶段产生的。
(2)如果实验中不同组使用不同品种西红柿植株,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
(3)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      (增加/减少),C5化合物的含量会        (增加/减少)。
(4)如果12小时上述实验条件,12小时黑暗,第       组实验的西红柿有有机物积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B、C、X、Y、Z六处中的__________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
(3)乙图所示结构为甲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此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__。
(4)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请你说出作出该假设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等。
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人的________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A.配制并选用生理盐水、蒸馏水、9%的食盐溶液。
B.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一滴________,放入所选细胞,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制备同样装片若干个,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C.取一张临时装片,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另取一张临时装片,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9%的食盐溶液,另一侧操作同上。
D.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及结论: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的预期结果是:在滴加蒸馏水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在9%的食盐水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

(12分 )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甲图若为洋葱根尖细胞,则不应有 ________(填编号)结构。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乙图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分裂过程中的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有区别。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处,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  (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Ⅰ、Ⅱ问题:
Ⅰ、家蚕是二倍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1)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基因b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2)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配子有活性)。(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
Ⅱ、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后,F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红花窄叶植株占__________,红花窄叶粗茎植株占______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 M与N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如果M与N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请在上图2中绘出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红掌是一种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_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2)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