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分)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氧气充足的密闭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CO2 浓度(%) |
12小时后CO2 浓度(%) |
1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10 |
0.35 |
0.342 |
3 |
25 |
20 |
0.35 |
0.306 |
4 |
25 |
40 |
0.35 |
0.289 |
5 |
25 |
60 |
0.35 |
0.282 |
6 |
25 |
80 |
0.35 |
0.280 |
7 |
25 |
95 |
0.35 |
0.279 |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总反应式 。CO2是在其第 阶段产生的。
(2)如果实验中不同组使用不同品种西红柿植株,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
(3)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 (增加/减少),C5化合物的含量会 (增加/减少)。
(4)如果12小时上述实验条件,12小时黑暗,第 组实验的西红柿有有机物积累。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泡于含洗衣粉的水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①切勿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料。②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检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实验(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用右图的曲线表示。
①该实验中,温度、pH分别属于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______变量。
②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
③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0 |
1/4 |
0 |
雄蝇 |
3/8 |
3/8 |
1/8 |
1/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为B或b,经查3号个体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回答: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基因(填显性或隐性)。
(2)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号个体(填编号)。
(3)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4)若6号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则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
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杂交组合 |
总株数 |
表现型 |
|
动态株型 |
正常株型 |
|||
A |
动态株型![]() |
184 |
184 |
0 |
B |
正常株型![]() |
192 |
0 |
192 |
C |
动态株型(♀) ![]() |
173 |
173 |
0 |
D |
动态株型(♂) ![]() |
162 |
162 |
0 |
E |
C组的F1自交 |
390 |
290 |
100 |
F |
C组的F1 ![]() |
405 |
200 |
205 |
(1)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细胞核或细胞质)基因控制的。理由是。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显或隐)性。还可通过分析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3)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为 .。
(4)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子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定律。
(5)在不改变某种优质牧草的主要遗传特征的前提下,使该牧草也具有以上动态株型,较好的育种方法是。
生物的一个遗传性状往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皱粒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表现为皱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②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 ________。
③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淀粉分支酶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下图表示该植物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植物开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 _____。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开红花的个体占________。
③现有一纯合的白色植株,要检验该植株的基因型,应使之与纯合的________色植株杂交,若子代________,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子代________,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