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哲学家叶适,曾是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相抗的永嘉学派代表。他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以下哪些主张与叶适的思想相似
A.“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
B.“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
C.“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D.“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 |
C.阐明了对现实的关注 | 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
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是
A.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
B.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
C.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
D.华兹华斯:“春意盎然的丛林刺激人的心智,让他更具人文情怀,更能区别道德的善恶。” |
下面是20世纪50-8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 B.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陷入经济危机 |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比西欧快 | D.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