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
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
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
D.唐宋明以来,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强 |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
宋、明两朝,明确地把兵权一分为二,有兵无权(调兵权),有权无兵。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宋代兵部有权无兵,都督府有兵无权 |
B.北宋枢密院有权无兵,统兵将帅有兵无权,互相制约 |
C.北宋实施更戌法,将领不随军调动,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
D.明朝兵部奉旨调兵,皇帝临时任命将领统兵 |
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 D.文化专制 |
北宋“积贫积弱”的主要含义是
A.军队战斗力低下,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
B.政府“不抑兼并”,阶级矛盾尖锐 |
C.社会危机严重,民族战争不断 |
D.民族战争失败,由进攻转为防御 |
北宋采取“守内虚外”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先南后北”战略的需要 | B.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
C.防范和镇压人民的需要 | D.征辽战争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