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气势,浪漫神秘 | B.注重铺陈,追求神韵 |
C.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 D.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 |
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一气二 | B.反省内心 | C.格物致知 | D.知行合一 |
“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以下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
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袭封为淮南王。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淮南子》,又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他还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成为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后以谋反事发自杀。 |
A.加强中央集权是汉初发展趋势B.《淮南子》开创了中国科技著作先河
C.楚辞成为汉代文学最主要形式 D.刘安自杀彻底结束了郡国并行体制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 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
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口口口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A.全球化 | B.冷对抗 | C.不结盟 | D.争霸权 |
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占欧洲总额百分比情况统计表》,由此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1913年 |
1928年 |
1938年 |
|
英国 |
26.1% |
23.6% |
22.2% |
德国 |
24.7% |
19.3% |
21.1% |
法国 |
13.6% |
13.7% |
8.6% |
A.法德两国经济水平逐渐赶超了英国 B.英国对外出口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C.法国和德国的海外市场均小于英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